《二连浩特市“十四五”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》自2021年12月份完成初稿编制以来,按照法定程序,先后完成了公众参与、公平竞争审查、合法性审核、专家评审、集体研究决定等程序,于11月4日通过了2022年市政府第20次党组会议暨第19次政府常务会议,印发实施。该规划是我市“十四五”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蓝图,明确了任务目标和政策措施。该规划主要有两大部门组成。
第一部分:规划背景
二连浩特市“十四五”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编制的目的是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,融合发展和共同富裕,满足残疾人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!本规划依据《“十四五”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》《自治区“十四五”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》《锡林郭勒盟“十四五”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》《二连浩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进行编制,结合我市实际,编制规划。
第二部分:规划内容
该规划共由五大部分内容组成。
一、“十三五”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回顾
1、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显着提高。
2、残疾人公共服务能力逐步加强。
3、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明显加强。
4、残疾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有效推进。
5、扶残助残社会环境日益改善。
虽然取得一定成绩,但目前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还面临困难和问题:一是残疾人返贫致贫风险高,相当数量的低收入残疾人家庭生活还比较困难。二是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和就业质量还不高,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。三是残疾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、水平不高,需要进一步提升。分布不均衡、质量效益还不高,残疾人就学就医、康复照护、无障碍等多样化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。四是残疾人平等权利还没有得到充分实现,歧视残疾人、侵害残疾人权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。五是残疾人事业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,农村牧区和基层为残疾人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能力尤其薄弱。
二、残疾人事业发展趋势
按照国家、自治区及锡盟对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定位,充分体现残疾人工作总体要求,主动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,推动残疾人事业融合发展、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。
三、“十四五”残疾人事业发展总体布局
(一)指导思想
(二)基本原则 有 6项原则
(三)发展目标
到2025年,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,生活品质得到新改善,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。多层次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,残疾人基本民生得到稳定保障,重度残疾人得到更好照护。多形式的残疾人就业支持体系基本形成,残疾人实现较为充分、较高质量的就业。均等化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,残疾人思想道德素养、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明显提高。残疾人事业法制化水平明显增强,无障碍环境持续优化,残疾人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社会、家庭生活等各方面平等权利得到更好实现。残疾人事业基础保障条件明显改善,质量效益不断提升。
到2035年,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,与国家、自治区和我市发展目标相适应。残疾人民生保障更加充分,物质生活更为宽裕,精神生活更为丰富。平等包容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,残疾人充分享有平等参与、公平发展的权利,残疾人的安全感更有保障,残疾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。
四、重点任务(规划的重点部分)
(一)促进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就业创收
(二)持续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
(三)提升残疾人康复救助水平
(四)全面发展残疾人教育文化体育事业
(五)加快推动残疾人法治化和无障碍建设
(六)加强基础保障,有效提升残疾人工作专业化水平
(七)构筑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
围绕残疾人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内容,主要是就业、康复、教育、文化体育、无障碍建设、社会保障、基础设施建设等7大项任务,包括主要任务、具体措施、指标体系、残工委部门责任等。
五、保障措施
(一)强化责任落实。
(二)强化经费保障。
(三)强化监督监测。
在全党全国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大历史时刻,《二连浩特市“十四五”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》印发实施,在今后的工作中,市残联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,团结引领全市残疾人“听党话、跟党走、感党恩”,扎实落实规划中的目标任务,为“十四五”时期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、融合发展和共同富裕努力,为加快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战略支点建设贡献力量。
主办:二连浩特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:二连浩特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
网站标识码:1525010034 蒙ICP备06004680号
蒙公网安备15250102000125号 举报电话:0479-7511517 举报邮箱:elzwgk@163.com
发布日期:2022-11-07 00:00 点击量:232
来源:二连浩特市残疾人联合会
《二连浩特市“十四五”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》自2021年12月份完成初稿编制以来,按照法定程序,先后完成了公众参与、公平竞争审查、合法性审核、专家评审、集体研究决定等程序,于11月4日通过了2022年市政府第20次党组会议暨第19次政府常务会议,印发实施。该规划是我市“十四五”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蓝图,明确了任务目标和政策措施。该规划主要有两大部门组成。
第一部分:规划背景
二连浩特市“十四五”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编制的目的是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,融合发展和共同富裕,满足残疾人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!本规划依据《“十四五”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》《自治区“十四五”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》《锡林郭勒盟“十四五”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》《二连浩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进行编制,结合我市实际,编制规划。
第二部分:规划内容
该规划共由五大部分内容组成。
一、“十三五”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回顾
1、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显着提高。
2、残疾人公共服务能力逐步加强。
3、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明显加强。
4、残疾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有效推进。
5、扶残助残社会环境日益改善。
虽然取得一定成绩,但目前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还面临困难和问题:一是残疾人返贫致贫风险高,相当数量的低收入残疾人家庭生活还比较困难。二是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和就业质量还不高,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。三是残疾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、水平不高,需要进一步提升。分布不均衡、质量效益还不高,残疾人就学就医、康复照护、无障碍等多样化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。四是残疾人平等权利还没有得到充分实现,歧视残疾人、侵害残疾人权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。五是残疾人事业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,农村牧区和基层为残疾人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能力尤其薄弱。
二、残疾人事业发展趋势
按照国家、自治区及锡盟对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定位,充分体现残疾人工作总体要求,主动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,推动残疾人事业融合发展、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。
三、“十四五”残疾人事业发展总体布局
(一)指导思想
(二)基本原则 有 6项原则
(三)发展目标
到2025年,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,生活品质得到新改善,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。多层次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,残疾人基本民生得到稳定保障,重度残疾人得到更好照护。多形式的残疾人就业支持体系基本形成,残疾人实现较为充分、较高质量的就业。均等化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,残疾人思想道德素养、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明显提高。残疾人事业法制化水平明显增强,无障碍环境持续优化,残疾人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社会、家庭生活等各方面平等权利得到更好实现。残疾人事业基础保障条件明显改善,质量效益不断提升。
到2035年,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,与国家、自治区和我市发展目标相适应。残疾人民生保障更加充分,物质生活更为宽裕,精神生活更为丰富。平等包容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,残疾人充分享有平等参与、公平发展的权利,残疾人的安全感更有保障,残疾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。
四、重点任务(规划的重点部分)
(一)促进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就业创收
(二)持续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
(三)提升残疾人康复救助水平
(四)全面发展残疾人教育文化体育事业
(五)加快推动残疾人法治化和无障碍建设
(六)加强基础保障,有效提升残疾人工作专业化水平
(七)构筑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
围绕残疾人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内容,主要是就业、康复、教育、文化体育、无障碍建设、社会保障、基础设施建设等7大项任务,包括主要任务、具体措施、指标体系、残工委部门责任等。
五、保障措施
(一)强化责任落实。
(二)强化经费保障。
(三)强化监督监测。
在全党全国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大历史时刻,《二连浩特市“十四五”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》印发实施,在今后的工作中,市残联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,团结引领全市残疾人“听党话、跟党走、感党恩”,扎实落实规划中的目标任务,为“十四五”时期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、融合发展和共同富裕努力,为加快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战略支点建设贡献力量。